記者從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參與出品的中國首部火箭軍題材電視劇《號手就位》,將于4月13日在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優酷開播。
陜西省迅速行動,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和目標要求,精心組織、扎實部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各部門緊盯關鍵任務,著力抓好專題學習、政治引領、專題培訓,學好用好學習材料、紅色資源,深入開展專題宣講,...
西安市雁塔區干部群眾代表100人,西北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學生代表100人參與了此次活動。天空飄落著雨滴,“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興國昌邦,弦歌續唱”的祭辭在烈士陵園中回蕩。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參...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陜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進一步明確了陜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每年清明時節,當人們來到橋山腳下,一種強烈的認同感,會在這片土地上產生出一種精神力量,將一個民族牢牢地團結在一起,走過千年。經過持續不斷的環境優化和園區建設,黃帝陵...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電影局、陜西省廣播電視局承辦的陜西·北京影視產業招商推介會,作為陜西—京津冀產業合作活動的重要環節在北京舉行。
書籍,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讀書,是承繼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過程中,逛書店、選好書、讀好書成為很多人的愛好、習慣和生活方式。春分節氣過后,到全省各地書...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盡管傳統風俗不少,比如踏青、植樹、放風箏、插柳等,不過祭祖和掃墓才是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清明節最鮮明的主題。在這天,家家戶戶或掃祖宗之墓,或祭先烈之靈,追古...
清明節即將到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不斷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3月29日,省委文明辦、省民政廳聯合發出《“我們的節日·清明”倡議書》,號召大家爭做文明祭...
記者從西安演藝集團獲悉:日前,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發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將于2021年5月至7月進行。此次展演從全國范圍內遴選,有140部優秀作品以及復排經典作...
3月25日,“龍的傳人”——辛丑年港澳臺海外百家藝術團體恭祭軒轅黃帝文化藝術云展覽啟動儀式在陜西省黃陵縣黃帝陵舉行,并首次進行中英文雙語全球網絡視頻和圖片直播,以此表達港澳臺海外華人華僑對中華人...
北京漢儀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漢儀字庫”),成立于1993年,是專業從事字形設計、字庫產品開發、漢字信息技術研究、漢字應用解決方案的,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創意與高新技術企業。
朱鹮舞神州》以紀實文學的手法,全景式記錄中國成功拯救瀕危野生動物朱鹮的艱辛歷程。本書得到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世界珍禽朱鹮重新發現者”劉蔭增指導。主創團隊實地采訪了包括“朱鹮公主”常秀云、...
陜西省迅速行動,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和目標要求,精心組織、扎實部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各地各部門緊盯關鍵任務,著力抓好專題學習、政治引領、專題培訓,學好用好學習材料、紅色資源,深入開展專題宣...
黃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20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成都舉行,通報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新發現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
交大西遷博物館正式開館。兩年多來,全國各地、各行各業37萬人次到這里參觀學習。疫情期間,西安交大又開通了網上展廳,云直播吸引了60萬人次觀看討論。
重大黨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和《第一大案》在陜西省20余家影院同步放映。來自陜西省各條戰線的黨員、干部、群眾走進影院,重溫革命歷程,堅定理想信念,接受思想洗禮。
據悉,陜西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場舞臺藝術精品展演活動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策劃,精選全省近年來創作生產的優秀舞臺劇目,后續將在全省各地陸續展開。
西北大學王建新教授帶領團隊沿著張騫的足跡走進中亞,成為首支走出國門開展絲路研究的中國考古隊。20多年來,中亞考古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最終確認了《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
人物
HOT CHARACTER
圖匯
HOT PICTURE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